內毒素是革蘭氏陰性桿菌細胞壁的主要成分,對機體代謝的影響如對糖的利用障礙、氨基酸的消耗增加都是通過細胞因子實現的。在內毒素介導產生的諸多激素和介質中,最重要的是來自免疫系統和血管內皮細胞系統的細胞因子,主要包括腫瘤壞死因子、白細胞介素-1、白細胞介素-6、白細胞介素-8等。一般認為,單核巨噬細胞是產生細胞因子的主要細胞,故有“細胞因子工廣"之稱。
1
內毒素在創傷后機體的各種反應中起了觸發劑的作用,在激活產生的細胞因子中,腫瘤壞死因子-α可能起核心作用。其證據是注入腫瘤壞死因子后機體幾乎可出現膿毒癥的所有癥狀,用抗腫瘤壞死因子的抗體可以保護機體免受致死量脂多糖的損害。腫瘤壞死因子和脂多糖生物學特性有許多相似之處。機體在對脂多糖的反應中,腫瘤壞死因子-α是早期出現的細胞因子。腫瘤壞死因子-α在炎癥反應中是激活細胞級聯效應的主要介質,當細菌或脂多糖侵入機體后,腫瘤壞死因子-α在循環中可出現較早并迅速達到高峰,盡管半衰期很短,但足以誘導“次級"細胞因子(如白細胞介素-1、白細胞介素-6等)產生。
白細胞介素-1使中性粒細胞聚集和發生急性反應,它可由內毒素直接刺激巨噬細胞,也可由腫瘤壞死因子作用于巨噬細胞或通過刺激內皮細胞產生。白細胞介素- 1可引起T細胞增殖,誘導可溶性白細胞介素2受體的產生及增加可溶性白細胞介素受體的表達,和白細胞介素-4一起激活細胞,使其增殖和分泌免疫球蛋白。
腫瘤壞死因子-α和白細胞介素-1間有相互調控、促進或誘發釋放作用。動物實驗表明腫瘤壞死因子有誘導白細胞介素-1、白細胞介素-6合成的作用。另外,白細胞介素-1也可以誘導白細胞介素-6合成。白細胞介素-6還可由嚴重感染或脂多糖及其他一些細胞因子如白細胞介素-3、干擾素、前列腺素-F和集落刺激因子等誘導產生。在各種類型的腹部手術病人中發現血清白細胞介素–6水平和代表炎癥反應的C-反應蛋白(CRP)關系密切。白細胞介素-6和白細胞介素-1有協同作用,可促進未被刺激的B細胞生長和分化。在創傷或內毒素血癥的病理過程中,白細胞介素-6可大量產生,其水平與疾病的預后及患者的死亡有明顯關系。
白細胞介素-8是另一種參與炎癥反應的細胞因子,其濃度高低與疾病的嚴重程度相關。白細胞介素-8是一種低分子量的細胞因子,有激活中性粒細胞的作用。Kimberly等證明在注射脂多糖或白細胞介素-1后,當白細胞介素-8濃度達最高時,循環中中性粒細胞數從最初的粒細胞減少很快恢復,可能是由于白細胞介素-8能夠減少中性粒細胞粘附到內皮細胞上;它還可在炎癥過程中引起中性粒細胞向炎癥部位集聚。另外,它還能調節血管內皮的通透性。白細胞介素-8既可由脂多糖刺激產生,亦可由腫瘤壞死因子和白細胞介素-1刺激產生。早期局部產生的腫瘤壞死因子和白細胞介素-1可能有助于白細胞介素-8的表達。
白細胞介素-8還可減少急性炎癥時多核巨細胞的聚集,所以白細胞介素-8可能有減輕炎癥的作用。在炎癥反應發生后,體內出現作用廣泛而復雜的細胞因子,它們之間形成了細胞因子網絡,這個網絡具有調節作用,其中有的起促進(上調)作用,另一些則起抑制(下調)作用,從而而使這一系統更加完善。